达州市科学技术局关于市政协第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158号提案办理意见的函

发布日期: 2022-09-06 17:35:03

文萍委员:
现将市政协第五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抢抓区域协同合作 推动科技创新工作的建议》(第158号提案)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一、高位统筹谋划,不断加强区域协同合作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对于助推西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按照省科技厅的指导意见,积极协同万州区和开州区科技局,全力推动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创建工作。一是及时向上汇报。截止目前,共向市委、市政府上报专题报告3份,请示2份,得到市委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二是开展方案编制。截至目前,前后书面征求意见3次,修订方案30余次,形成了《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方案》送审稿。三是组织专题研究。按照达州市委、市政府的相关部署和要求,由原市委常委、副市长王光生亲自召集市级相关部门、各县(市、区)和高校院所召开专题会10次,组织市科技局专题讨论30余次,协调万州区、开州区党委政府分管领导、科技局召开碰头会3次。5-7月,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国洲组织局分管领导和科室到万州、开州专题研究此项工作3次,就创建工作深化了共识。接下来将继续推动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一是抓紧修订完善方案,待建设方案基本成熟后,拟于9月下旬再次邀请省科技厅组织专家对方案再次开展论证。二是待方案通过论证后,拟将联动创建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纳入万达开党政联席会议题和成渝双圈科技协同创新专项组第五次会议议题。
   二、搭建科技平台,转移转化优质科技成果
积极发挥牵线搭桥作用,力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特色产业企业开展科技合作。牵头推进与四川大学战略合作事宜,依据《达州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修订)》《四川大学与达州市人民政府校市战略合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2019-2024年)》等相关规定,2020年度对“川大-达州智能医学实验室”等25个项目予以项目支持,支持金额950万元;2021年度对“玄武岩纤维表面改性与应用研究”等26个项目予以项目支持,支持金额1000万元。通过项目的实施,加速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深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帮助企业转型升级、推动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市科技局支持达州高新区与四川大学合作,共建玄武岩纤维重点实验室;目前已支持四川文理学院建成纤维材料复合技术达州市重点实验室、特色植物产品开发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达州市建筑环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众创空间四川文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分别与北京大学、中国农科院、四川大学、四川农大、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在多个领域取得了重要合作成果,人才承载力与产业吸引力进一步增强,有力推动了达州经济社会发展。
三、发挥主导优势,推动农业生产转型升级
全省首批、全市首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达州宣汉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正式获得省科技厅批准建设。该园区将重点围绕种源基地建设、标准化养殖和精深加工及冷链物流三个方面持续用力,着力抓好核心区技术攻关,示范区产业带动,辐射区产业延伸等关键环节,通过三年的建设期,力争园区当年总产值突破17亿元、主导产业产值达到14.5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2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家。依托“四川科技兴村在线”平台功能,着力构建覆盖我市面向农业农村农民、基于“互联网 ”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的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引导科技特派员与三区人才深入农村开展实用技术服务,发展壮大特色产业,增强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今年5月,四川大学科研院副院长黄海带领化学工程学院、新能源与低碳技术研究院、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一行到我市宣汉县调研产学研合作情况,为下一步开展产学研交流合作指明了方向。将助推达州科技企业增强创新能力、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为企业在资源配置、成果转化应用方面按下“加速健”。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大力支持!
     

                                    达州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8月24日

(联系人:成果与对外合作科   杜茂莹  0818-2389003


主办单位:达州市科学技术局
蜀ICP备19022076号-1 网站标识码:5117000040
公安备案号5117020200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