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琦超代表:
您在市人大五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支持民营企业研发机构打造成为行业一流科研平台的建议》(第268号建议)悉。现将办理情况函告如下。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坚持把培育、发展和提升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努力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生态体系,重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规划布局全市各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努力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重点工作情况
一是完善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相关政策。为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研发能力,发挥科技创新平台在我市科技创新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鼓励和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建科技创新平台,我市先后制定印发了《达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备案办法》《达州市重点实验室管理办法》等政策措施。为进一步加快构建创新平台体系,创新出台了《达州市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企业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提供政策支持。今年4月,我市召开全市科技工作会,对深入实施创新主体培育、重点产业赋能、创新平台提升、创新生态优化、科技服务民生、科技成果转化等作出具体安排。
二是聚焦创新平台载体建设相关工作。高新区“以升促建”持续推进,先后邀请科技部火炬中心专家来达调研指导2次,园区获批建设省级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已升级为国家级孵化器。万达开技术创新中心前期筹建工作获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正加快推动实质化运行,致力于服务万达开区域技术创新。依托宣汉县“蜀宣花牛” 优质牧草两大产业,获批建设全市首家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北京中关村•达州通川飞地孵化中心、清华i-Space达州飞地孵化器等异地新型载体成果产出效益初显。宣汉微玻纤国际技术中心、渠县院士科创中心等一批高能级创新载体相继落地建设。截止目前,全市创建重点实验室15家(省级1家、市级14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家(省级4家、市级25家)、科技企业孵化器10家(国家级1家、省级6家、市级3家)、新型研发机构1家、众创空间6家(国家级1家、省级5家)、星创天地1家(国家级)、科普基地3家(省级)、技术转移机构3家(省级)。
三是推动科技创新平台成果转化工作。围绕“3 3 N”重点产业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组织实施省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6项、市级重点研发项目31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6项、与川大校地合作专项26项,全年完成成果登记30项。参与完成的“稻鱼生态种养提质增效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高效无堵塞多相流叶片泵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等6个科技项目荣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川菜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哈创科技(达州)智能制造产业园等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成功落地。川环科技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管路关键技术成果成功实现产业化。正原微玻纤相继开发玻璃纤维空气过滤棉毡、商用飞机保温棉等创新产品。
四是强化科技创新平台人才保障工作。对全市重点科创企业、创新创业平台进行全面调研摸底,已建立达州市科创企业、创新平台高端人才需求清单,与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建立人才对接机制,加大对科创企业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扩宽高质量从业人员引培渠道。同时,依托在达高校服务业教学培训基地,按照“分级培训、全面提高”原则,以在职培训和资质培训为主要内容,抓好科创企业从业人员培训工作。
二、下一步工作
一是完善运行管理。建立与科技创新平台目标定位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形成科学的管理模式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制定完善与各类科技创新平台特点相适应的分类管理办法、考评标准,形成集决策、监督、评估考核和动态调整于一体的管理体系。坚持引进、培养、激励并举,切实提高创新平台人才队伍质量。建立注重成果和贡献的人才评价制度,提高科研人员成果转化收益比例,确保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健康运行。
二是健全投入机制。全面落实人才引进、科研经费使用、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抵扣、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科技创新支持政策,全力争取省上相关专项扶持资金和支持政策,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形成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资本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提供资金保障。实行政府引导和第三方考核评估相结合,切实加强平台运行科学评估,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财政资金支持的重要依据。
三是优化平台布局。围绕全市“3 3 N”重点产业发展科技需求,择优组建市级重点实验室15家以上。围绕“3 3 N”重点产业发展、产业链培育和传统产业升级的创新需求,布局建设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家以上、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0家以上,指导和支持相关龙头企业建成1-2家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结合各行业领域共性关键技术和工程化技术研究现状,择优选择一批市级技术创新平台,建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省级技术创新平台培育库。围绕苎麻、锂钾、不溶性硫磺、天然气、富硒农产品等优势产业,加快建成集资源综合开发、检测检验于一体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工程研究中心、省级检验检测中心等平台。围绕特色优势产业,培育新建2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达州市科学技术局
2022年8月15日
(联系科室:高新科 联系人:陈柯锜 联系电话:15228066210)